


一、钭(鈄)tǒu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运城,江西之宜丰,福建之邵武,云南之马关、江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云:“‘天口切’。今临海有此姓。五代汉有滔,为处州刺史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dǒu,姑兼收以备考。
二、钭(鈄)dǒu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(误“钭”为“斜”)。其注引《百家姓考略》注云:“……系出姜姓,田和篡齐,迁康公于海上,穴居野食,以钭为釜,支子别姓钭氏。”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“浙江临海有钭姓。”郑樵亦云:“今临海有此姓,五代汉钭滔,为处州刺史。”
三、钭(鈄)
钭姓分布:清时浙江临海,今浙江开化、余姚、台湾台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。
钭姓起源:见《姓苑》。
钭姓名人:
钭滔,宋处州刺史。
郡望:临海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运城,江西之宜丰,福建之邵武,云南之马关、江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并注此音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亦收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云:“‘天口切’。今临海有此姓。五代汉有滔,为处州刺史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音dǒu,姑兼收以备考。
二、钭(鈄)dǒu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1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(误“钭”为“斜”)。其注引《百家姓考略》注云:“……系出姜姓,田和篡齐,迁康公于海上,穴居野食,以钭为釜,支子别姓钭氏。”
2、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苑》注云:“浙江临海有钭姓。”郑樵亦云:“今临海有此姓,五代汉钭滔,为处州刺史。”
三、钭(鈄)
钭姓分布:清时浙江临海,今浙江开化、余姚、台湾台北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。
钭姓起源:见《姓苑》。
钭姓名人:
钭滔,宋处州刺史。
郡望:临海。
